截至日前,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濟南、蘇州等城市已公布三批次集中供地出讓信息。成都緊隨其后,11月12日,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發布2021年成都第三批集中供地公告,并于16日晚,出讓文件已全部上傳。本次集中供應土地40宗,共計出讓面積約2765畝,將在12月7日-12月9日,三天6場(每天10時、14時各一場)進行拍賣。成都一、二批次集中供地,已成交92宗,共計成交面積約7113畝。本次集中供地將是2021年,成都12+2區域最后一輪供應。
三批次集中土拍依然采取“限房價、定品質、競地價”拍賣措施,且40宗地的公告中均明確標出土地最高限價及宗地清水限定房價。從公告內容看,本次土拍對意向競買企業的要求與二批次相差不大,但從供地區域看,5+2區域的優質地塊較前兩批次,供應增多,且房地價差有一定擴大,對房企而言,或有一定的吸引力,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。
▌三批次供地2765畝,5+2區域為供應主力
成都三批次集中供地40宗,與一批次相同,供應面積2765畝,較前兩批次有所減少。從各區域供地面積占比來看,新都區供應面積占比達22.2%,其次為天府新區,供應面積占比20.6%,其次為成華區,供應面積占比達15.8%。5+2區域供應面積占比超60%,為供應主力區域。
從供地宗數上來看,武侯區、新津區三批次未有土地供應,新都區、天府新區、成華區供地宗數均超5宗。同前兩批次供地相比,成華區、新都區、錦江區、青羊區供地宗數有所增加。
從供地面積上來看,新都區本次供地40.8萬㎡,天府新區供地38.0萬㎡,成華區供地29.1萬㎡。同前兩批次供地相比,青羊區、錦江區、天府新區、新都區供地面積持平或有所增加。
▌房地價差有所提升,達最高限價后競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
本次土拍40宗地均設置土地起拍價、土地最高限價和清水住宅限定房價,并在公告中明確列出。從各區域供地情況來看,高新區平均起拍地價最高,為17100元/㎡,其次為錦江區,為15787元/㎡。相較一二批次,成都三批次土拍溢價率除兩宗純人才公寓用地,其余地塊溢價率均控制在14%-15%之間。
按照清水房價與起拍地價來算,本次40宗土地,房地價差在6200-13818元/㎡之間,從各區域的房地價差來看,平均房地價差在6200-11613元/㎡之間,高新區、錦江區、青羊區的房地價差較大,分別為11400元/㎡、11613元/㎡、10941元/㎡。
若按照地塊最高限價計算,地塊房地價差在5750-12518元/㎡之間,各區域平均房地價差也在5750-9272元/㎡之間,錦江區、青羊區、高新區的房地價差較大,分別為9272元/㎡、9168元/㎡、8900元/㎡。目前來看,清水限價和土地最高限價的差最大為12518元/平米,為天府新區麓山板塊66畝,其次為青羊區非遺板塊70畝,房地價差為10200元/㎡,最小房地價差為5750元/㎡,是青白江區鳳凰新城板塊的16畝地塊。
本次供應的40宗地中,30宗地要求100%成品住宅銷售,裝修標準不高于3000元/㎡,未出現現房銷售的地塊要求。整體而言,成都三批次集中供地,在區域位置、利潤空間、商業占比、成品交付等條件上,均有一定的利好和吸引力,企業在結合自身發展規劃,理性判斷的同時,也可緊抓市場機遇,適當加倉。
三批次土拍,依然采用“限房價、定品質、競地價”的拍賣措施,同時對于參與競買企業,延續二批次的審查要求,對企業的開發資質、資金來源進行嚴格把控,確保合規性。但同時,本次土拍也對競拍規則進行了一定的調整。除兩宗純人才公寓用地外,其余38宗地均在宗地達到土地最高限價后,僅設置一種競拍規則,即“競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”,未提及“競自持租賃”等條件,且本次供應的土地中,均未設置起始人才公寓配建要求,對于競買房企而言,利潤空間將更加明晰,亦有所提升。
成都在“房住不炒”和“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”的調控基調下,持續不斷的推進市場發展和完善,其政策保持了穩定性和延續性。雖然從本次土拍規則來看,依然嚴格審查競買房企的資質和資金,未有放松,但從土地供應端看,5+2優質區域供地增多,且整體房地價差有所提升,地塊相關的配建要求有所優化,都將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,提振市場信心,從而促進成都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健發展。